依据名称 |
制定机关 |
发布令号(文号) |
具体规定内容 |
原文下载地址 |
招标投标法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1999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一号,2017年12月27日修正 |
第五十四条:“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人有前款所列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三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
查看原文 |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
国务院 |
2011年12月20日国务院令第613号,2019年3月2日国务院令第709号修订 |
第六十八条:“投标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招标投标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情节严重行为,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取消其1年至3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一)伪造、变造资格、资质证书或者其他许可证件骗取中标;(二)3年内2次以上使用他人名义投标;(三)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给招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四)其他弄虚作假骗取中标情节严重的行为。投标人自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处罚执行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内又有该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或者弄虚作假骗取中标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
查看原文 |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2013年5月1日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30号,2013年5月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3号修改 |
第七十五条:“投标人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的,中标无效,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的投标人有前款所列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罚款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至三年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投标人未中标的,对单位的罚款金额按照招标项目合同金额依照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比例计算。” |
查看原文 |
本事项暂无裁量基准
暂无收费标准及依据
环节名称 |
办理内容 |
办理时限 |
办理结果 |
案源受理 |
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案源进行受理,一经核实即刻启动立案程序 |
5个工作日个工作日 |
案源受理成功 |
案件调查 |
对案件进行调查,调取第三方证据材料,制作调查笔录 |
5个工作日个工作日 |
案件调查完成 |
调查终结 |
对证据完备,行为确凿的违法违规行为,撰写调查终结报告,形成处罚案卷 |
5个工作日个工作日 |
调查终结 |
案件终结 |
下达行政处罚文书,待缴纳罚款和整改完成后案件终结 |
10个工作日个工作日 |
案件终结 |
行政复议
部门:
地址:
电话:
行政诉讼
部门:
地址:
电话:
暂无行使内容
暂无中介服务
问题:联系方式
回答:85066759